简述:拼音是怎么来的?右左怎么变成了左右?鸟怎么就不是鸟儿了?
内容简介: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字,拼音是汉字的注音,图像是文字曾经的样子,从左到右是汉字排版的方向。这是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汉字,却不是它曾经的样子,作为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从到今的文字,汉字都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上古结绳而治
在尚未发明文字的时候,上古时代的人类祖先们采用结绳记事,大事大结,小事小结,这不是中国人的专利,非洲和南美洲等地也曾使用这种方法,马克思就曾在自己的书里面记载过印第安人的结绳记事:是用一种各色贝珠穿成的绳子,一定的珠串与一定的事实相联系,只有经过训练的人才能解读。
世上最古老的文字
后来,人们开始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交流信息,进而演化出了象形文字,包括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2000年间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楔形文字甚至成为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的一种,是现存在最早可识别的成熟汉字体系,有些甲骨文中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但从已识别的约2000个甲骨文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
世界上最早的拼音
有意思的是,汉字的[象形]与古西方的[象形]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古埃及文字中绝大部分图画符号并非以行表意,而是表音,更类似于字母文字,举个例子来说,在古埃及文字语法中,看起来像是各种鸟的符号,其实跟鸟无关,而是表示不同的发音,所以,[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
中国最早的拼音
中国原来是没有拼字字母的,人们采用同音字或者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明朝末年,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为了学习汉字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而中国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清朝年末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梁启超等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掀起了[切音字运动]。
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方向
文字在记录口语的时候,必然随着口语的顺序进行,但是把口语唯一的时间顺序转换成空间顺序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种选择。在早期文字中,书写方向就比较随性,例如埃及圣书体,一般是写到哪儿就从哪儿继续,叫做牛耕式写法,也就是[蛇形走位]
中国字的[转向]
传统汉字右起竖写,很可能是因为方便,因为早期以竹简著书,左手拿起右手拉开阅读或书写都比较顺手,而西方文化引进以后,在用一篇文章中就出现了竖着的中国字和横行的外国公式,阅读起来非常不便。中华国民精英们就此进行了大讨论,不过识字的人是在太少,此事便罢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汉字才成立如今的样子。
横竖的差别大了
当时的人们<新青年>上的热火朝天,还进行了一个实验:同一个人读同样的文字,一个横排一个竖排,读完了横排版用了35秒,而读竖排版用了50秒,掐指一算,按照这个速度读横排的《水浒传》要11天7小时,竖排的要用16天7小时,[若按照这么来想,吾们天天看报章读书籍,只因为排版不得法,不知空费了吾们多少光阴!]